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,抑郁症在中国的终身患病率达到6.9%,一年内的患病率是3.6%,有研究预估全国抑郁症患者接近一亿人。近几年,明显感觉到抑郁症就诊的人数越来越多,并且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在增加。
什么是抑郁症?
有不少人把抑郁症归结于性格或心理上出现了问题,以为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会患上抑郁症。事实上,抑郁症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,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。它与去甲肾上腺素、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有关,导致大脑总是会传递到一些不愉快的信息,造成人行为、情绪、意志方面出现问题,不良事件只不过是诱因。
人为什么会抑郁?
1、遗传基因
据研究显示,在同卵双胞胎中,如果一人得病,另一人患病机率只有50%。父母其中1人得抑郁症,子女得病机率为25%;若双亲都是抑郁症病人,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~75%。但并不是有病史的家庭就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,也不是没有病史的家庭就不会发生抑郁症,由此说明,遗传因素并不是抑郁症发病的唯一因素。
2、自身性格
一般患上抑郁症的患者,多是自身性格比较内向的人,这类人在遇事的时候,多会自己闷在心里,不会与他人诉说,心里压力越积越多,到最后只要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会使得他们出现抑郁情绪。
凡事要求完美,高度敏感,容易自省、反省,自我要求严格,容易内疚等,这一类人的性格就是术语上所说的抑郁症易感性格。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,人之所以得抑郁症,是一种人性的自我向内的攻击。
有的人遇到事情,会把怒火发泄在外面,这是向外攻击,这类人不容易得抑郁症;反之有一些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,容易从内部找原因,就像孔夫子说的“吾日三醒吾身”,这类人是比较容易得抑郁症。
3、个人的易感体质因素
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一些因素是离不开的,相对来讲那些体质较弱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,和调节能力低的朋友是容易患上抑郁症的。在遭受外界不良的社会应激下,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,从而诱发抑郁症。
4、环境诱因
现在的生活节奏较快,工作和学习的氛围都比较紧张,而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抑郁症,如丧偶(尤其老年丧偶)、离婚、丢掉工作、财务危机、失去健康等。
疾病的发生无外乎是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,而抑郁症的外在原因就是社会应邀方面的这一因素,很多人就是因此而患病的。患者往往在患上抑郁症之前,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一些刺激较大的事件,如身体上的创伤、亲戚朋友的逝世、工作上的重大变故等,这一些重大的社会应激因素都易触发一些心理疾患。
抑郁症是一种以显着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,且具有高发、高复发特点的心境障碍。以下七大症状是抑郁症表现,快来看看你是否在其中:
1.情绪低落:消极悲观、缺乏愉快感、甚至有自杀想法或行为等。
2.意志活动减退:生活、工作动力下降、兴趣爱好下降、不愿意出门、不愿意与人接触,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,出现不语、不动及不食等状态。
3.思维迟缓:注意力不集中、反应迟钝、思路闭塞、主动言语减少、语速减慢、声音低沉、对答困难等。
4.负面情感体验:度日如年、生不如死、自我评价低及产生无用感、无望感、无助感、无价值感、自责自罪感,或烦躁、担心、紧张、胡思乱想等。
5.失眠:以早醒、醒后难入眠为主。
6.躯体不适:乏力、食欲下降、体重明显下降、便秘、疼痛、性欲减退、阳痿、月经紊乱、闭经等。
7.自杀自残:出现悲观绝望,自杀观念频繁,自伤或自杀等行为。
关于抑郁症的治疗
人们认知的五大误区你中招了吗?
1.通过购物、买买买,来治愈抑郁症
2.不开心,就要大吃特吃
3.运用强大的内心战胜抑郁
4.一睡解千愁
5.抑郁症=精神病
以上5种方法并没有证据表明能够改善抑郁情绪。如果只是暂时的、比较轻微的情绪低落,可以通过非药物、非医疗手段进行纾解,运动、良好的沟通交流,是缓解抑郁情绪的有效方法。
有人觉得心情不好就是“得抑郁症了”,有人觉得抑郁症不是疾病,“想开 点”就好了,没必要去接受治疗。其实,对于抑郁症,既不必太过恐惧,也不能掉以轻心,尽早寻求专业人士,配合治疗,可以获得好的疗效。